新聞稿
2025-04-26
【新聞稿】香港耀能協會推出「課堂支援百寶箱」 輔助業界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透過研討會分享「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十年經驗
【2025年4月26日】香港耀能協會 (下稱協會) 今天舉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十週年慶典」暨「適異.並行—支援SEN幼兒多元學習需要」研討會,與業內人士分享「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經驗成果,並同時推出「課堂支援百寶箱」,期望輔助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老師在不同情境下,可更有效地為特殊需要幼兒進行訓練及支援。協會亦希望藉此機會,感謝90多間協作幼稚園及幼兒中心以及不同合作伙伴與協會並肩同行,讓「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得以順利推行。
政府於2015年推出「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旨在支援就讀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不同程度特殊需要的兒童,其後服務於2018年恒常化。而協會一直致力為不同年齡及類別的殘疾人士提供全面康復服務,亦有幸於計劃試驗階段,已成為最早提供服務的機構之一,至今十載。為慶祝協會服務推行十週年,協會特別舉行了是次研討會與業界分享經驗成果。是次研討會吸引近260位業內人士及同工,包括老師、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出席,並承蒙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擔任主禮嘉賓,出席的還包括協會董事會主席彭徐美雲女士,BBS, MH、董事會副主席暨兒童及家庭支援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梁詠詩女士、委員會副主席何德芳博士、委員會委員梁詠詞女士、協會行政總裁劉應彬先生及副行政總裁李君亮先生。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在致辭時表示,政府重視到校學前康復服務,服務名額由最初的3000個,大幅增長至現時逾10000個,投放的資源亦由2018/19年度的3.4億元,增至2024/25年度的13.1億元,現時服務已做到「零等候」。而協會多年來一直與政府和業界積極推動學前康復服務的發展,現提供980個服務名額已等於整項服務的十分一。
他又提到,服務做到「以人為本」,既有專業化,亦可全面覆蓋;服務既有高標準化,同時亦有針對性、個人化;家長可清楚看到子女不同階段的成長,這些都反映服務在質和量方面都有明顯提升。
而協會董事會主席彭徐美雲女士, BBS, MH致辭時表示:「過去十年,在社會福利署的大力支持下,協會的「學趣滿園~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從2015年最初350個服務名額的試驗計劃,開創了到校服務模式,到疫情期間迅速轉型的線上支援,再發展到今天的校本綜合支援摸式,服務名額更增至980名,為各協作學校的師生及家長提供全天候的支援服務;我們與91間協作學校攜手,共同見證了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蓬勃發展。此外,我們亦要特別感謝今日到場的39間協作學校代表,您們的積極參與和付出,讓更多有需要的幼兒受惠。」
協會的跨專業團隊亦分享了協會多年來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理念和實踐重點,包括如何運用不同評估資源和工具,識別幼兒的學習需要,以及善用幼兒日常能及的空間,於學校、中心及家居提供訓練,為幼兒提供全面而靈活的專業支援等。
為了解業界所面對訓練幼兒的挑戰,協會曾於2023年向約100間幼稚園進行問卷調查,在收回的168份問卷中,老師認為較難處理的幼兒行為包括「衝動行為」、「固執行為」和「經常離座/坐得不理想」;大約7成老師希望得到訓練團隊支援,9成老師認為適切的工具及策略,有助他們支援特殊學習需要幼兒。有見及此,協會團隊精心研發了「課堂支援百寶箱」,為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提供針對各學習範疇的日常教學支援工具及策略,以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支援效能。該百寶箱含有13項實用工具,包括圖卡、小玩具、課堂支援表等,並設有說明書,詳細介紹每項工具用途、使用方法等,由分析幼兒面對的困難至選擇合適工具,向老師提供示範。此外,團隊亦製作了針對評估及訂立幼兒個別學習計劃的「幼兒個別學習計劃資源套(第二版)」,該資源套內含一系列幼兒評估的工具,如紀錄表、圖冊及工作紙等,協助幼兒教師、治療師為幼兒進行評估及介入。
除了本地經驗,研討會上來自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教授Susan Sandall,以影片方式講解「建構式介入架構(Building Blocks Framework)」,一個實證為本、適用於學前融合教育,支援多元學習需要幼兒的框架;並提供美國多個成功的實踐例子。
展望未來,協會的跨專業團隊將繼續發展及優化相關服務和訓練資源庫,並致力為業界提供更多專業培訓,包括將於稍後推出的全新「制訂幼兒個別學習計劃」網上證書課程,期望能助力業界同工,共同以專業和正面的態度回應服務上的不同挑戰,並讓有多元學習需要的幼兒可及早接受適切的訓練,為他們的學習及成長打好基礎。
活動照片:

協會董事會主席彭徐美雲女士,BBS, MH致歡迎辭。

協會非常榮幸承蒙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協會董事會主席彭徐美雲女士,BBS, MH與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吳偉龍先生一同主持典禮,另外董事會副主席暨兒童及家庭支援服務管理委員會主席梁詠詩女士(右二)、

是次研究會共有近260位業界人士及同工出席,了解協會多年來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經驗和成果。

協會同工向出席的業界人士講解「課堂支援百寶箱」的應用。

協會於研討會上推出「課堂支援百寶箱」,協助教師在課堂上支援特殊學習需要幼兒。
高清照片可按此下載。
關於香港耀能協會
香港耀能協會(協會)創立於1963年,以「耀承所授 卓越展能」的信念,為不同年齡及類別的殘疾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及康復服務,幫助他們展現潛能,增強自信和提升獨立能力,裝備自己融入社會。協會現有4個核心服務,包括「兒童及家庭支援服務」、「特殊教育」、「成人服務」及「社區支援服務」,為服務使用者提供涵蓋教育、住宿、家庭照顧、治療訓練、就業、職業復康及照顧者支援等全方位服務。現時協會轄下共84個服務單位及專項計劃,每年為約29,000個家庭提供常規服務。
傳媒查詢
企業傳訊部 | |
梁詠茵 Viann Leung | 史寒冰 Shiana Sze |
電話: 3965 4050 / 9171 4723 | 電話: 3965 4007 / 9137 3037 |
電郵:viann_lwy@sahk1963.org.hk | 電郵:shiana_shp@sahk1963.org.hk |